领地
对云豹家域面积的估计受制于其极低的捕获率和亚洲森林艰苦的追踪条件,截止至2022年仅有7只云豹的短期追踪数据。1988年一只年轻雄性被捕于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Chitwan National Park)附近,但带上无线电线圈后仅被追踪了两周;1999年5月和7月,一只雌性和一只雄性在泰国的考亚国家公园(Khao Yai National Park)先后被带上无线电线圈,但分别仅被追踪了4个月和2个月,并且这两只云豹还都有残疾;但有限的坐标点显示雌性云豹的活动范围至少有33.3平方公里,雄性更是达36.7平方公里。2000-2003年间,又有2雄2雌健康的云豹在泰国的Phu Khieo Wildlife Sanctuary被带上了无线电项圈;它们分别被追踪了7-17个月,显示其家域面积(95%最小凸多边形计算法)从22.9平方公里(年轻雌性)到45.1平方公里(成年雄性),并且其家域内约84%都是郁闭森林。
行为
云豹是高度树栖性的物种,经常在树木上休息和狩猎,但是它们在地面上的活动时间要比树上的时间更长。善攀爬,能利用粗长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通常白天在树上睡眠,晨昏和夜晚活动。常伏于树枝上守候猎物,待小型动物临近时,能从树上跃下捕食;可以头向下地爬下树干,也能像树懒那样用四肢倒挂在水平的树枝上爬行,甚至能用后脚倒挂枝头。擅长游泳,可成对捕猎。
云豹的标记行为也与众不同。由于颊腺极其发达,而且位置特殊,因此云豹在用脸颊蹭树枝做气味标记时,不会像其它猫科那样闭嘴眯眼蹭脸,而是必须做出龇牙咧嘴的表情;在蹭完脸后,还会紧接着在地面的植被上翻滚,留下更多的气味。此外云豹还经常用长尾卷一下途经的树干,也是其特有的气味标记行为。
叫声
云豹的声音是典型的猫科的声音,其中包括低吼、咪叫和嘶嘶声等,不发出呼噜声;当云豹与其他个体进行友好的交流时会发出低强度的喷鼻子声,与马的喷鼻声类似。云豹也会发出远距离传播的呼啸声,也许是用于吸引异性或者警告其他猫科动物远离其领地。
食性
云豹是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中小型有蹄类、灵长类(长臂猿类、叶猴类、猕猴类和懒猴类都可捕食)、啮齿类和鸟类(主要是雉类)等;在野生云豹的粪便中还发现过鱼类,由此认为它们会游泳和捕鱼。泰国的无线电追踪研究显示,有的云豹会在夜间走出森林,潜入林间草地,偷袭在那里集群睡觉的赤麂和豚鹿。在老挝北部的研究显示,那里的云豹最主要的三种猎物是野猪、猪獾和鬣羚,此外也捕食大量的鼠类以及帚尾豪猪。它们也会捕杀家畜,包括小牛、猪、山羊和家禽;其它有记录的猎物种类包括大眼斑雉、豚尾猴、懒猴、银叶猴、小鼷鹿、须野猪、马来穿山甲、条纹松鼠、熊狸和果子狸等。
云豹的捕食方式与众不同;被虎豹捕杀的猎物,会在喉部留下两个犬齿按压的圆形洞口;而被云豹捕杀的猎物,伤口出现在头部背面甚至后颈。比如一只被云豹捕杀的成年雄性豚鹿,其肩上沿着脊椎就有一道3厘米深的致命伤口;在马来西亚还有人目击云豹通过啃咬头颈后部来捕食猪和鹿。甚至在动物园中同类相残时,云豹也是通过啃咬后脑来杀死对方。推测它们的与剑齿虎的一系列趋同进化,可能正是对这种捕猎方式的适应。